美國《新聞周刊》網站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,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高額關稅,這一舉措延續了其上任以來對中國持續發起的貿易戰。但在這場消耗戰中,中國不僅在進行反制,更在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。
文章舉例說,自2018年特朗普發動第一輪貿易戰以來,中國已重新調整其進口結構,積極拓展與巴西和俄羅斯的合作。美國農產品曾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40%,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20%以下。巴西和俄羅斯正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。
文章指出,美國的傳統優勢——市場規模、供應鏈主導地位和創新正在受到挑戰。自2020年以來,中國已躍居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國,并在綠色技術領域持續擴大其全球影響力。僅在2023年,中國企業占據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市場80%以上的份額,同時貢獻了六成以上的全球電池產能。
此外,中國正在穩步推進金融領域的替代性布局。其貨幣互換協議網絡已擴展至40多個國家,覆蓋范圍從阿根廷延伸至阿聯酋。此外,金磚國家機制的擴容也為中國推動“去美元化”進程提供了重要平臺。雖然這些努力仍處于起步階段,但它們發出了一個信號:中國正在積極地為后美元時代做準備,推動構建一個不再由美國金融霸權主導的新型國際金融新秩序。
文章認為,關稅或許是令人滿意的政治表演,但它不能替代長期的經濟戰略。關稅會疏遠盟友、扭曲市場,并引發波及供應鏈和消費者價格的反制措施。而且,關稅幾乎無法為未來重新奪回行業領導地位提供任何路線圖。
文章注意到,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崛起并未出現倒退。在美國繼續依賴傳統經濟治理工具的同時,中國正在構建一個更加網絡化、多元化的新型經濟治理體系,而且可以說,更具有前瞻性。
北京老年電動輔具健康屋提示所有客戶,進入仲春,天氣漸熱,多喝水,開電動代步車、電動輪椅出行,注意安全。
|